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业内资讯

产品动态



联系我们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柳营100号
电话:025-84437142 / 84370081
联系人:孙善亮 13905178229
qq:107490344 445191530
邮箱:ssl_yxf2@sina.com
业内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资讯

耳影像学与临床

时间:2015-09-06  点击:
迟放鲁
图55上半规管后部隐约可见,水平半规管后半部显示部分管腔,向后膨大的腔隙为前庭腔。 连接前庭腔的下方为耳蜗底旋,耳蜗底旋的外侧壁是鼓岬。该平面仍可见corner's隔,显示 的鼓窦空间实际上是鼓窦入口。外耳道上壁的内侧骨唇为鼓膜嵴,又称鼓膜盾板,是鼓膜的 附着处,在鼓膜嵴下方可见斜形的鼓膜。水平半规管的下缘中部有一半圆形的骨管,是面神 经水平段向外膝部移行的骨管。内听道接近后壁,因此,只有部分显示。中耳腔比较宽大, 该平面见不到听骨。在下鼓室的下方,半弧形骨壁下为颈动脉管升段的后缘。茎突(styloidprocess)显示比较明显。外耳道全程可见。
图56上半规管的后半段仍有管腔切迹,水平半规管已达到后半段,仅有部分管腔出现。上半 规管和水平半规管的交界处前庭腔明显膨大。水平半规管下缘中段,面神经骨管向外侧移位 ,面神经管的内侧缘骨壁较厚,前和下骨壁较薄因而显示不清,面神经逐渐与乳突腔气房相 连。在前庭下方有一向外下鼓室开放的龛状腔隙是圆窗,其外上方的骨嵴为圆窗龛。颈 动脉管不再出现,颈静脉球尚未显示。鼓室腔的下缘为鼓骨。鼓膜嵴消失、茎突清晰、外耳 道腔宽大。内听道大部分消失,在内听道内侧仅有较浅的切迹。Corner's隔消失,次层面乳 突气房围绕的空腔为鼓窦。
图57内听道消失,前庭腔的上端垂直管腔为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形成的总脚(crus commu nis),其下方相连的圆形管腔为后半规管壶腹终端(ampullated end)。圆窗(round window) 龛仅有很小的切迹。前庭的前方水平半规管部分显示管腔,水平半规管下缘面神经外膝部向 乳突段移行,周围有乳突气房,外耳道深部骨壁出现,此处的中耳腔为后鼓室。在鼓室下方 的骨壁后下出现浅弧形切迹,为颈静脉球的起始部。岩尖部与斜坡之间的腔隙为破裂孔的神 经部(pars nervosa),面对神经部岩尖处有一三角形的裂隙为耳蜗导水管(cochlear aque duct)。茎突达到最粗的截面。
图58鼓窦(antrum)变大,前庭消失,水平半规管后半部全程显示,水平半规管的后上方圆形 管腔为总脚,后下方圆形管腔为后半规管壶腹终端。水平半规管下缘的面神经管到达水平半 规管的外膜端与乳突相连,此处已到达垂直段面神经的起始处。骨性外耳道消失,外耳道显 示的是软骨部,中耳腔显示的仍为后鼓室。后鼓室的内下方颈静脉球(jugular bulb)呈弧 形切迹。岩部耳蜗导水管显示清晰,为三角形向内下开放的裂隙,在斜坡的外下方有一三角 形的裂隙出现,为舌下神经管(hypoglossal canal)。茎突后缘模糊显示。从图54~图58任 何一个层面水平半规管外侧末端的骨壁如呈开放状,提示水平半规管瘘。
图59水平半规管管腔变小,其后上方为后半规管上端,后下方为后半规管壶腹终端。面神经 仍呈圆形管腔提示尚未完全进入垂直段。其前后下均为气房包裹。耳蜗导水管变浅,颈静脉 球窝宽大,茎突消失。鼓室腔消失,舌下神经管管径变大。外耳道软骨部逐渐变窄提示外耳 道主轴是由前内向后外。
图60水平半规管管腔消失,后半规管呈上下两个类圆形管腔,在后半规管上管腔的内下方有 一很小的类圆形管腔为前庭导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内含内淋巴管(endolymphaticduct)。面神经已进入到垂直段,位于内耳外侧缘的下方,呈外上内下方向的长圆形管腔。 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在水平半规管消失仅存后半规管的层面上能够找到面神经垂直段管腔。 耳蜗导水管仍有很小的切迹。破裂孔的颈静脉球和神经部都较前宽大。外耳道消失,显示耳 甲腔。
(收稿日期2003-10-18)
(本文编辑 史 宇)
版权所有:南京博壳尔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68249号